《幼兒園課程論》模擬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按照課程的表現形態劃分,課程可以劃分為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
這兩種在性質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課程類型。
2.游戲和教學可以以分離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種方式進行結合。
3.幼兒園課程的特點是:更充分考慮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較多地采用活動的形式。
4.在幼兒園課程中,常見的課程內容組織方式有以學科為中心和以兒童為中心。
5.我國80年代以來進行了幼兒園課程改革,這場改革最具影響力的舉措是國家教委1989年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和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二、選擇題(每題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多選、漏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世界上不存在一種最好的適應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所有兒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勃朗芬布倫納德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來解釋這句話,說明了( D )在發揮作用。
A 小系統
B 中間系統
C 外系統
D 大系統
2.具有( BCD )特征的幼兒活動通??梢员徽J定為游戲?
A 真實性
B 源自內在動機
C 自由選擇
D 過程導向
3.以皮亞杰理論為理論基礎的幼兒園課程方案有(BCD)
A 光譜方案
B 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C 瑞吉歐教育體系的課程D海伊斯科普課程
4.以適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方式組織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原則是(D)
A縱向順序B直線性順序C邏輯順序D心理順序
5.幼兒園課程的哲學基礎在更大程度上解決幼兒園課程中的(C)問題。
A為什么教B如何教C教什么D教得怎么樣
三、名詞解釋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五指活動課程
五指活動課程是陳鶴琴創編的。陳鶴琴打破了按學科編制幼兒園課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形成了他所謂的五指活動: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語文活動。陳鶴琴以5個連為一體的手指比喻課程內容的五個方面,雖有區分,卻是整體的、連通的,以此說明他所謂的五指活動課程的特征。
2.鷹架教學
鷹架教學是維果茨基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它是指為兒童提供教學,并逐步轉化為提供外部支持的過程。有效的“鷹架教學”必須發生在兒童的最近發展區之內,即獨立行為水平和幫助行為水平之間。
3.課程編制的目標模式
課程編制的目標模式是以對社會有實用價值的目標作為課程開發的基礎和核心,并在此基礎上選擇、組織和評價學習經驗的課程編制模式。
4.課程的全納化
課程的全納化,即課程服務于所有的兒童,包括一般兒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這也是西方早期兒童教育課程的一個發展趨勢。其目標是創造出一個所有兒童和成人都能夠學習并體會自己價值的全納社會,使所有兒童確信自己會獲得成功。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簡述日常生活活動為什么在幼兒園課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1)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需要,決定了幼兒園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則,因此也決定了幼兒園課程內容需要廣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動。(2)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園課程內容要與幼兒的生活相關聯,而日常生活活動包含了潛在的、豐富的教育內容,具有對多領域課程內容的滲透和綜合作用,因而是幼兒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重要背景和來源。
2.簡述瑞吉歐教育體系中的方案活動所具有的自身特點。
(1)創造性表現和表達是知識建構的基本要素。(2)共同建構在方案活動中有重要的地位。(3)記錄既是學習的過程,又是學習的結果。